炒股公司靠谱吗 曙光集团IPO:实控人外甥持股、儿子未持股,一直行动人多达67名!曾违规代持股份遭纪委收缴,分红超2亿9亿买理财
发布日期:2025-08-24 20:42    点击次数:88

炒股公司靠谱吗 曙光集团IPO:实控人外甥持股、儿子未持股,一直行动人多达67名!曾违规代持股份遭纪委收缴,分红超2亿9亿买理财

2025年8月8日炒股公司靠谱吗,上交所官网披露了安徽曙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曙光集团”)主板IPO的首轮问询回复。这份回复不仅揭开了公司股权结构、经营业绩等多方面的神秘面纱,也将一系列争议问题推向公众视野。

综合市场舆情来看,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:实控人亲属持股安排的合理性、67名一致行动人背后的控制权稳定性、历史上违规代持股份遭纪委收缴的细节疑云,以及公司与中石化深度绑定所引发的独立性问题。这些交织的问题,为曙光集团的IPO之路蒙上了丝丝隐忧。

1、76岁实控人外甥持股、儿子未持股,招股书披露控制权稳定性风险

招股书显示,曙光集团实控人余永发出生于1949年,现已76岁。余永发现已退休并担任公司名誉董事长。截至发行前,其直接持股19.56%,并通过与其他67名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,合计控制公司79.16%股份的表决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余永发之子沈少培(未随父姓)现年45岁,担任副董事长、总经理,却未持有公司股份,也未被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。而余永发配偶之姐之子沈少杰,虽持有公司0.65%的股份,却未在公司任职。

沈少培与沈少杰作为表兄弟,不仅姓氏相同,名字也颇为相近。

曙光集团在招股书中坦言,由于余永发持股比例较低,存在失去公司控制权的风险,进而可能给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带来潜在影响。

从公司前十名股东的持股情况来看,除余永发外,以董事长陈长斌等为代表的自然人股东,持股比例均较低且较为接近。若实控人发生变故,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可能受到冲击。

此外,实控人的儿子沈少培身为公司总经理却未持股,这一现象令人费解。而沈少培是否为余永发股权的唯一继承人?是否存在潜在的家族继承及股权纠纷?有待后续的信披材料进一步阐明。

2、7名前股东被立案调查,身份及入股过程不明

招股书显示,余永发曾为7名国企领导干部代持公司5.8334%股权,该7人已被立案调查,代持股权被纪委监委依法收缴。

2023年6月及9月,曙光集团分别按相关部门要求,回购并注销余永发代持的对应股权,回购款合计6025.83万元交至指定账户,回购价格均为每股30.57元。回购完成后,代持关系解除,公司实际股东人数降至193人。

尽管曙光集团在问询回复中称,公司股东之间的股权代持及一致行动是因国企改制产生,存在特殊历史背景,且已稳定运行超过17年。公司已通过合法程序解除全部代持关系,不存在利益输送及股权纠纷。

但是这7名被调查前股东的身份、入股时间、资金来源等关键信息未披露,股权被收缴时是否涉及分红追缴、有无利益输送等问题,曙光集团并未做公开披露,引发市场对其股权合规性的质疑。

与中石化关联紧密,独立性引关注

曙光集团主要从事氰化物、丁辛醇等化工原料及氢气等化工气体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产品应用于医药、农药等多个下游行业。

报告期内,公司与中石化关联紧密,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高。双方自上世纪90 年代起合作,范围不断扩大:1994 年在国家相关部门促成下,氰化钠业务与中石化合资设立安庆曙光,消化安庆石化副产氢氰酸;2009 年为解决安庆石化备用氢源问题,上马煤制氢及丁辛醇项目,形成中石化供应原料、代理销售产品的完整合作链条。

2021年至2024年1-6月,公司对中石化集团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五成,分别为72.81%、64.62%、60.69%及54.78%;采购端对中石化集团依赖度也居高不下,重大关联采购占比分别为56.78%、45.09%、37.55%及39.19%。

股权上,中国石化持有曙光集团子公司安庆曙光24.50%股权和曙光丁辛醇30%股权,利益深度交织。

如此高比例的关联交易和股权联系,引发市场对其独立性的严重质疑。《深圳商报-读创新闻》在分析文章中称:公司犹如中石化的“提线木偶”,一旦中石化调整策略,将直接影响其经营。

对此,深交所对此高度关注并提出问询,但公司及保荐机构称交易符合行业惯例、价格公允,不存在重大依赖,但市场疑虑未消。

业绩三连降,增长动能显疲态

招股书显示,曙光集团近年来业绩呈持续下滑态势:2021至2024年,营收从37.80亿元降至35.39亿元,四年复合增长率-2.17%;扣非净利润从2.79亿元跌至1.79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-13.77%。

公司将业绩波动归因于行业特性:2021年上半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,部分大宗化学品价格非理性上涨;2022年价格回归正常水平;2023年受国内经济复苏等因素企稳回升。对此,保荐机构在问询回复中称:业绩波动处于合理区间。

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样剧烈波动,2021至2023年分别为34.91%、16.72%、23.18%,盈利稳定性备受拷问。

从产品看,2022年丁辛醇价格同比降幅超26%,2024年上半年氰化物全线降价,反映出公司对市场价格被动承受,抗风险能力薄弱。

报告期内分红超2亿9亿买理财,拟募3.5亿补流

曙光集团本次IPO计划募资金额15亿元,其中3.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,其余分别投向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、年产4.6万吨PTMEG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。

但让人关注的是,2021至2023年,公司累计分红达2.27亿元,其中仅2023年就分红13728.67万元,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71.36%,近乎将全年七成利润分光。

同时,公司资金状况显示其并不“缺钱”:截至2024年6月末,其货币资金余额6.58亿元;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从2024年初的4517.99万元,大幅增加至6月末的9.07亿元,公司有钱不用于生产运营,而是大量购买金融资产。

这种一边大额分红,一边将大量资金投入理财,同时又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的做法,合理性存疑,融资必要性受到市场质疑。

但尽管如下炒股公司靠谱吗,曙光集团在问询回复中称:综合公司资金状况、分红及未来需求,未来三年资金缺口将超过本次募资总额,且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,本次股权融资具备必要性且规模合理。